常常在觀察寶寶玩遊戲的方式,怎麼玩、如何玩,是奠定寶寶認知發展能力的基礎。
某天看到這個遊戲型態分期表,對照當時還不滿兩歲的小里歐...
原本覺得里歐怎麼總是不能和其他小孩玩...原來是這個年紀的寶寶,還處於自己玩耍的階段!
朋友的孩子都大他一歲多,發展階段不同,當然是玩不起來嚕...
正當里歐滿了三歲,不滿足於自己獨自玩耍,天天吵著要找朋友玩的現在,弟弟小瑞克尚在重複一歲嬰兒的遊戲模式,
以一種不受限制..(或是不受控制?! @_@)的遊戲模式,天天在家裡爬來走去,隨興亂吼,跟在哥哥屁股後面自嗨~~
已經不算新手媽媽的我,看見瑞克獨自隨音樂搖擺的可愛模樣,也不禁莞爾,懷念起里歐時繈褓時的可愛模樣啊~~
派頓(Parten)從社會發展觀點觀察兒童的遊戲的分齡發展情況:
1.無所事事的行為/2歲前:
閒坐、原地跳動、到處閒逛、沒有做特定的事。
2.旁觀行為/2歲前:
看別人玩或和他們說話但沒有參予其中。
3.單獨遊戲/2~2.5歲:
獨自一個人玩,玩的材料和鄰近兒童玩的不同,沒有和別人交談。
4.平行遊戲/2.5~3.5歲:
玩的玩具和從事的活動與身旁的兒童類似或相同,但沒有意圖和身旁的兒童玩。
5.聯合遊戲/3.5~4.5歲:
有相互簡短的交談或借用玩具,但彼此沒有分工也無共同目標,仍以個人興趣為導向。
6.合作遊戲/4.5歲以上:
一起玩耍,也有共同的遊戲目標。
Source: www.mababy.com
做父母的總會有個迷思,希望孩子活潑外向、會交朋友,又怕孩子交壞朋友...希望孩子懂得分享,又怕孩子東西都讓給別人,容易被欺負...
其實玩耍是孩子的天性,遊戲是社會化的過程,過多的擔心或干涉實在是不必要的。
現代的人普遍生得少,所以對孩子的每個反應都過度反應,不像老一輩那麼淡然。
我常常期許自己能夠像老一輩那樣怡然自得地帶孩子,雖然大部分時候,還是游走在情緒爆發的邊緣,每天都在嘗試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母親啊!
希望曾經或現在和我有同樣困擾的媽咪們,能夠一起努力呵!
~~ BY LITTC 莉特C ~~